徐继哲 2009年07月19日 星期日 17:21 | 2535次浏览 | 32条评论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1995年,学校给高二学生们开的一门选修课,叫什么计算机XXX,忘了。全年级也没多少人选修,在我记忆中累计上了不到3次课,每次课的流程类似:开机、敲入一堆东西、查看运行结果(通常都是一个会动的圆圈什么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使用的应该是苹果电脑,具体型号不知道。“微机室”里整整齐齐,一切操作只能按规矩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国的学生就是老实、傻、听话,因此这第一次使用电脑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现在回忆,这是根本就是形象工程,而不是教育工程。
后来,高中的一个暑假,去沈阳的大姨家玩儿,在那又一次见到了电脑,一台Intel奔腾75的机器(现在这颗CPU就在我桌子上)。操作系统是Windows 3.2,不久是Windows95,那是后话了。正是这次电脑使用经验,建立了我对于计算机的看法,并直接决定我的高考自愿中所有学校都是计算机专业。因此可以说,我和绝大多数(中国)朋友一样,基本都是在微软的系统下进入计算机世界的。
进入大学之后,一切的计算机实践当然都在微软的环境下完成。我对于Bill Gates的崇拜也逐渐达到了顶峰,并直接导致了我在1999年考取了MCSE认证。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MCSE认证,以及大家如何看待它,但在当时,在我们小环境里,还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MCSE ==微软认证的系统工程师,上面还有Bill Gates的签名,实在是没法再NB了。
MCSE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我有机会在大二的时候就去学校的网络中心工作。当时的网络中心主任,牛主任,听说计算机系的一个同学通过了MCSE认证,就到我的宿舍找我,让我去到学校的网络中心去兼职工作,这对于所有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羡慕的机会,那是1999年下半年。大家可以回忆一下,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还很不发达,“网吧”非常的稀少,自己在家里上网非常贵、还非常慢,但当时的CERNET已经初具规模。
到了网络中心,除了让我有机会接触到Sun Solaris、CISCO等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一个随时可以上网的地方,国内、国外,随便上。让我这个闭塞了20年的土著有点兴奋,甚至疯狂。很快我找到了GNU、找到了Richard Stallman、找到了Linux、找到了BSD、找到了Perl、找到了Python、找到了BIND,找到了一大堆之前根本就没听过的东西。突然发现,微软的视窗(Windows)之外,原来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因此,我决定杂碎视窗,逃离居住已久的微软大厦,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这一发不可收拾,竟再也没有返回微软大厦。
刚从微软温室里走出来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突然发现,久居温室,华丽西装(Visual Studio)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不了解计算的本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从基础构建计算环境),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Visual C++跌入Emacs + gcc,正好比让开车的司机下来修车,突然发现自己很弱智,只会操作,不懂原理),一路上跌跌撞撞,开始过上了自己打猎做饭(从底层做起),结交朋友(全球自由软件社区)的日子。不久以后,离开大厦时穿在身上的西装破烂不堪了(Visual C++基本忘光了),但破烂衣服之下的身体强壮了(逐渐领悟计算的本质)。从现代人(世俗的观念)变成了野人(人性的本质)。与此同时,我对Bill Gates从崇拜的顶峰走向了对立的极端;从不知道Richard Stallman,发展到崇拜的顶峰。正是这段经历,启发我在《Richard Stallman和自由软件运动》一文的结尾写下了“《黑客帝国》图解自由软件、开源软件、专有软件”。
圈子兜的有点大,赶快打住,拽回来。自打大家正在使用的这个哲思社区进入测试阶段,我就又被迫再次半条腿迈进微软大厦。为什么?因为我要测试哲思社区在IE浏览器下的表现。真是应了那句名言:Bill Gates&微软,你可以爱他、也可以恨它,但你无法忽略它。我无法忽略IE这一浑身都是洞和刺的浏览器仍然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事实。毫无疑问,哲思的策略不是像招商银行那样只支持IE浏览器,而是要兼容主流浏览器,具体来说,哲思社区1.0的目标是支持Firefox、IE6、IE7,然后逐渐兼容更多的浏览器。
一条腿在微软大厦,一条腿在自由软件,真是冰火两重天。当时折磨我一天骂微软和IE不下5次。当然,最苦的还是夏老师,以及千万的Web开发工程师。微软整天鼓吹自己雇佣的是地球上的天才工程师,但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些天才工程师怎么开发出来的都是垃圾产品,难道是正正得负了?。说几个具体的罪行吧。
在中国,IE6基本上还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大家都知道IE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但有没有想过,这里面的IE6、IE7、IE8(IE5.5就免了吧)哪个最高?答案是IE6。这个结果是不是让你感到很诧异。2001年8月27日发布的IE6浏览器,8年以后竟然还霸占在互联网的入口。IE6技术特性之一是当访问一个网站的时候,最多3个并发HTTP连接,当然这可归结为古老的RFC规定。这个特性在当年没有任何问题,但在今天,是个大问题。当时的网站都是网页,没有问题;现在的网站互动性开始增强,以哲思社区为例,你随时可以收到朋友的上线提醒,随时可以和朋友即时聊天,开始互动;随时可以和你感兴趣的一个陌生人聊天,增进了解。IE6标准的配置很难在技术上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很多Windows下的优化软件都将这作为优化项之一,将其值调大。调大之后,效果会好很多。对比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Firefox对应的限制值是20。夏老师比我更知道技术细节,可以咨询夏老师。
敏锐的朋友马上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项8年前的产品,IE6,仍然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我的答案是:“垄断的力量&结果!!!!!”。看一组数据:
微软在2001年8月27日发布IE6;
微软在2006年10月18日发布IE7;
微软在2009年3月19日发布IE8;
即,IE6升级到IE7用了5年多时间,而IE7升级到IE8仅用了2年多时间。为什么?因为在那个“五年多”时间里,微软在浏览器领域没有竞争对手,IE独霸江湖,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5%,整天鼓吹技术、创新、释放用户潜力的微软为何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而继续创新呢?毫无疑问,没有竞争对手,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这也是一个对比自由软件和专有软件两个模式区别的一个契机。由于是专有软件的原因,只有微软有权利(版权问题)和基础(技术问题)让IE与时俱进,其他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只能等待。反之,假设这个IE(当然,这里是个泛指)是自由软件,我们会发现,如果微软没有了推动IE创新的动力,那么另外可能有很多人、很多组织会跳出来维护、发展和创新,因为他们有运行、学习、修改和再发行软件的自由。最终的受益者当然是用户。
IE7发布前后,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Netscape兵败微软之后,忍辱负重,上了井冈山,化身Mozilla,苦心经营多年,凭借Firefox又杀回来了。一时间,微软也只能立刻应对,发布IE8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把这看成一个解释垄断所带来的实际问题的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更愚昧的问题是IE6和IE7在解释HTML/CSS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兼容性问题。为了能有一致的表现,你不得不反复在IE6和IE7下检验效果,通常是改好了这个,那个有不好使了。还记得我之前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评论:“现在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可能找不到一个同学能写出浏览器兼容性较好的HTML/CSS代码。”说道调试,伟大的微软还是在firebug的威逼之下,为IE提供了一个叫IE toolbar的调试工具,那个弱、那个费劲,真是东施效颦的典范。更多的问题欢迎朋友们补充,相信是罄竹难书。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是想说,和大家一样,我也是通过微软走进了计算机世界。如果最初对微软的爱是“糊涂的爱”,那么后来对微软的恨却是“清醒的恨”。转眼已经从1999年到了2009年,十年,除了体会了什么叫“弹指一挥间”,最近的一个困惑让我有机会第三次重新认识微软,突然发现原来“清醒的恨”里面有不少盲目的成分,自己的思维出现了盲区。现在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微软的产品这么烂,却能够这么流行?造就了Bill Gates多年的地球首富地位呢?”。微软在很多技术/产品领域都是后发制人,但却几乎所向无敌(不过在互联网领域一直没有建树,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一手烂牌,如何打好?!”,在这点上,Gates显然是行家。因此,我们要向微软学习如何分析市场,如何抓住大众核心需求,如何将决策转化成产品,如何制定商业模式,如何开展营销等等。当说这些的时候,没有一点贬义,而是真的想了解,想学习。但你会发现,微软每年搞那么多活动,可能没一个活动是探讨这个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核心。
相比微软,自由/开源软件社区在这方面真的是菜鸟,或者,自我批判一下吧,是白痴。我们距离市场、用户太遥远,我们经常自娱自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们慢慢滋生出一些毛病。而且一些所谓的牛人们一见到这样的讨论苗头,就高喊:“Shut up, and code”。试想,如果你写出来的code没人用,那你code还有什么;如果你写出来的code就几个人用,那你code还有多大意义;如果你连用户在哪都不知道,你还code什么。估计此时有人要祭出ESR的“挠痒痒”理论来砍我了,你会发现“挠痒痒”可不是自由/开源社区的专利,专有软件、每个人都在挠痒痒。但我发现,我们(自由/开源社区)发明的“挠痒痒”理论不但没有救了我们,反而是害了我们,它却助涨了我们自娱自乐这股歪风邪气,助涨了我们带有疯牛病基因的牛人文化。总之,如果自由/开源软件没有走向大众,那就还没有获得成功。
当然自由软件的核心“自由”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对于社会精英阶层来讲,这一商业模式非常有效,但对于大众来说,过于抽象。因此,作为变通的产物,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开源”,要更容易理解一些。但你会发现,发明在1995年左右的开源模式,到现在,14年过去了,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最近的例子是SUN被收购了,其他的开源厂商,在依旧强大的专有软件公司的压迫下艰难地活着。突然发现,开源真是赔了夫人(自由),又折兵(商业上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这其中的根源是因为开源本身距离商业的本质仍然有很遥远的距离,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微软们。
请不要误解,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信仰诞生于1983年的自由软件的核心价值观,珍视自由的价值。但,我们在将信仰转化为行动的时候,出现了巨大的脱节,我们缺乏一种更接近商业本质的模式,即:更容易让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就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恰恰是可能从微软的身上学到的。
Zeuux © 2025
京ICP备05028076号
回复 许德练(阿练)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11:37
回复 徐继哲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01:08